2018年10月15日
“嗡嗡嗡”,信号指示灯闪烁,一排排化纤丝筒整齐有序地从生产线上自动落到推车上,沿着既定的轨道进入包装车间。紧接着,在一只巨大机械手臂的牵引下,打包、贴签、入库,一气呵成。走进浙江桐昆集团恒邦工厂二期厂区,偌大的生产车间里,王亚江像往常一样走动巡检,不时按动控制面板上的几个按钮。“我们是24小时连续生产,每天上班的头一件事就是检查晚班生产情况,保证每个丝饼的质量稳定。”他指着眼前变动的参数说,纺丝断头次数、丝饼优等率是影响产品质量的关键因素。以前在传统生产线上,得靠一支“烂笔头”,把生产状况都抄写下来。智能化改造后,每个一线员工都能随时随地查询,品质监管方便多了。今年是王亚江进入桐昆工作的第二十个年头。20年来,从最初的纺丝工到如今的车间主任,蜕变的不只是身份,一个企业从传统生产向智能制造的变革更印记在他的眼眸深处。作为传统劳动密集型企业,智能化转型是桐昆在内外交困中一次自我革命。王亚江至今还记得2008年春节那场用工荒:为了保证外地员工回家过年,企业只能从行政岗位上抽调人员到一线。彼时,接二连三有客户到厂里投诉产品有碰毛、混批、破损等人为问题。机器换人,如箭在弦上,发出就未曾停落。2008年起,桐昆每年对一个部位或者一个环节进行智能改造,零敲碎打10年间,由点连线,再由线成面,一个智能工厂俨然落成,“硬是把‘摩托车’改造成‘小汽车’,转型升级,我们蛮拼的!”王亚江说。这些年,他目睹了车间流变:工人从熙熙攘攘、汗流浃背到各有分工、整洁舒适。过去,纺丝全靠人工搬运,一包丝720公斤,平均每班每人要负责生产、打包、入库50包丝,一天下来,身体都吃不消。现在,人力只有原来的1/3。那些极费体力的流程都交给了智能机器,车间常年恒温,基本不出汗。晚上8点,城市的霓虹灯早已亮起,孙燕琳的新纤维研究室里依旧灯火通明。她和她的团队正在研发一种热湿舒纤维,这种化纤能够在运动出汗后,迅速将汗传导出来,让皮肤无闷热感。“现代人对衣着的舒适感提出了更高的需求,我们要不断了解客户的需求点、期望值,并把它们解码成技术化指标。”孙燕琳已经年过半百,长期担任集团技术中心总监,多年来夙兴夜寐已成常态。项目进展并不像想象中顺利,她面临的最大难题是:新产品的特征指标难以在现有标准评价体系中追索。比如,舒适感如何衡量,量化为哪些指标,这些指标又如何测量?得益于桐昆的智能工厂,新产品从研发到量产之路平坦了许多。“在智能生产线上,操作指标数字化,在线就能进行检测和模拟,新产品研发周期缩短49%。此外,机器极大消除了人为操作的不稳定性,产品不良率由1.2%降至0.7%,品质更加稳定。”事实证明,孙燕琳及其团队一年多的努力没有白费,产品上市后,盈利空间比传统产品提升了50%以上。今年3月,通过社会招聘,95后俞睿进入桐昆,成为负责两条生产线的工艺员。“与同类企业比,我们的智能化水平很高,在这里能接触到行业顶尖的工程师和核心技术。”俞睿坦言,虽然工作环境与商务办公的白领有差距,但桐昆这几年发展迅速,在嘉兴、湖州等地建新厂区,相信未来会有较大的发展空间。如今,步入不惑之年的王亚江渐渐感到压力,“企业和国家的发展脚步一刻都不会停止,那我的学习也就不能停止”。今年,他招了一个大学生,负责丝品质量控制,“希望有更多年轻人能够赶超我,那样打造一个实业强国才会后继有人。”这些年,孙燕琳的名片头衔越来越多,但她依然喜欢别人叫她孙工,“工程师代表一个国家的创新思维和工匠精神”。说到这里,她的语速加快,难掩激动,“作为行业龙头,要走的路必定是别人没走过的,才能引领带动后来者。”
2018年10月10日
尊敬的先生/女士您好,这里是TENEZ科技。诚邀请您参加10月23日TENEZ特耐司科技与微软、日本明日之团、创客邦共同举办的讲座。本次讲座将针对AI时代的大背景,从企业的「人事绩效考核制度」、「ModernWorkplace」、「RPA解决方案」等3个课题上如何提高公司生产力进行演讲。【主办方】微软、TENEZ特耐司科技、日本明日之团、创客邦【演讲信息】14:00~14:50【明日之团上海人力资源管理有限公司】・如何最大化通过人事绩效考核制度提高公司的生产力和业绩14:50~15:40【微软】・微软ModernWorkplace助力企业生产力的提升15:40~15:50・休息15:50~16:40【TENEZ特耐司科技】・TENEZRPA解决方案大幅降低企业成本并且提高企业运营效率的秘密16:40~17:00・答疑环节・自由交流【讲座信息】◆时间:2018年10月23日(周二)14:00~17:00(签到13:30~)◆地点:申能国际大厦3F创客邦 上海市黄浦区复兴中路1号◆费用:免费(中文限定50位)◆备注:请准备两张名片◆报名方式:邮件回复(请备注公司名、职位、邮箱地址、联系电话)互动吧、活动行报名嘉宾介绍TENEZ特耐司科技 创始人兼CEO王林路复旦校友创业创新俱乐部副会长,上海海外联谊会中日分会会员,美国ACM成员。曾在日本东京就职于住友商事集团IT事业子公司SCSK,工作多年。具备ERP/BI软件开发、系统架构构建、系统运营管理、PM等IT工作经验,拥有ITIL、SAPBI商务智能、SAPHANA大数据等多项国际技术咨询认证。复旦大学电子工程系硕士毕业。微软全渠道事业部战略发展顾问邹瑾童十年IT行业从业经验,Office365认证专家,专注于企业上云,致力于企业生产力的提高。明日之团(上海)人力资源管理有限公司营业部部长周逸乾中国上海市出生。日本中央大学经济学部学士学位。毕业后加入日本最大的ICT通信公司日本富士通总部。主要为日本三菱集团提供考勤、薪资系统构建的相关技术支持和咨询工作。后加入美国保德信金集团,为企业人事劳务部提供保险咨询业务,作为全司唯一一个外国人,同时也在短短1年时间之内,曾签约100多名以上的客户。后加入明日之团上海人力资源管理有限公司,致力于人事业绩考核制度的构建,运行等咨询业务。报名网址:http://www.hdb.com/party/dqaf2.html电话:021-3103-6786(中日文对应)E-mail:service@itenez.com诚挚期待您的拨冗出席。
2018年10月09日
智能制造是实现整个制造业价值链的智能化和创新,是信息化与工业化深度融合的进一步提升。智能制造融合了信息技术、先进制造技术、自动化技术和人工智能技术。智能制造包括开发智能产品;应用智能装备;自底向上建立智能产线,构建智能车间,打造智能工厂;践行智能研发;形成智能物流和供应链体系;开展智能管理;推进智能服务;最终实现智能决策。目前智能制造的“智能”还处于Smart的层次,智能制造系统具有数据采集、数据处理、数据分析的能力,能够准确执行指令,能够实现闭环反馈;而智能制造的趋势是真正实现“Intelligent”,智能制造系统能够实现自主学习、自主决策,不断优化。在智能制造的关键技术当中,智能产品与智能服务可以帮助企业带来商业模式的创新;智能装备、智能产线、智能车间到智能工厂,可以帮助企业实现生产模式的创新;智能研发、智能管理、智能物流与供应链则可以帮助企业实现运营模式的创新;而智能决策则可以帮助企业实现科学决策。智能制造的十项技术之间是息息相关的,制造企业应当渐进式、理性地推进这十项智能技术的应用。1.智能产品智能产品通常包括机械、电气和嵌入式软件,具有记忆、感知、计算和传输功能。典型的智能产品包括智能手机、智能可穿戴设备、无人机、智能汽车、智能家电、智能售货机等,包括很多智能硬件产品。智能装备也是一种智能产品。企业应该思考如何在产品上加入智能化的单元,提升产品的附加值。2.智能服务基于传感器和物联网(IoT),可以感知产品的状态,从而进行预防性维修维护,及时帮助客户更换备品备件,甚至可以通过了解产品运行的状态,帮助客户带来商业机会。还可以采集产品运营的大数据,辅助企业进行市场营销的决策。此外,企业通过开发面向客户服务的APP,也是一种智能服务的手段,可以针对企业购买的产品提供有针对性的服务,从而锁定用户,开展服务营销。3.智能装备制造装备经历了机械装备到数控装备,目前正在逐步发展为智能装备。智能装备具有检测功能,可以实现在机检测,从而补偿加工误差,提高加工精度,还可以对热变形进行补偿。以往一些精密装备对环境的要求很高,现在由于有了闭环的检测与补偿,可以降低对环境的要求。4.智能产线很多行业的企业高度依赖自动化生产线,比如钢铁、化工、制药、食品饮料、烟草、芯片制造、电子组装、汽车整车和零部件制造等,实现自动化的加工、装配和检测,一些机械标准件生产也应用了自动化生产线,比如轴承。但是,装备制造企业目前还是以离散制造为主。很多企业的技术改造重点,就是建立自动化生产线、装配线和检测线。美国波音公司的飞机总装厂已建立了U型的脉动式总装线。自动化生产线可以分为刚性自动化生产线和柔性自动化生产线,柔性自动化生产线一般建立了缓冲。为了提高生产效率,工业机器人、吊挂系统在自动化生产线上应用越来越广泛。5.智能车间一个车间通常有多条生产线,这些生产线要么生产相似零件或产品,要么有上下游的装配关系。要实现车间的智能化,需要对生产状况、设备状态、能源消耗、生产质量、物料消耗等信息进行实时采集和分析,进行高效排产和合理排班,显着提高设备利用率(OEE)。因此,无论什么制造行业,制造执行系统(MES)成为企业的必然选择。6.智能工厂一个工厂通常由多个车间组成,大型企业有多个工厂。作为智能工厂,不仅生产过程应实现自动化、透明化、可视化、精益化,同时,产品检测、质量检验和分析、生产物流也应当与生产过程实现闭环集成。一个工厂的多个车间之间要实现信息共享、准时配送、协同作业。一些离散制造企业也建立了类似流程制造企业那样的生产指挥中心,对整个工厂进行指挥和调度,及时发现和解决突发问题,这也是智能工厂的重要标志。智能工厂必须依赖无缝集成的信息系统支撑,主要包括PLM、ERP、CRM、SCM和MES五大核心系统。大型企业的智能工厂需要应用ERP系统制定多个车间的生产计划(ProducTIonplanning),并由MES系统根据各个车间的生产计划进行详细排产(producTIonscheduling),MES排产的力度是天、小时,甚至分钟。7.智能研发离散制造企业在产品研发方面,已经应用了CAD/CAM/CAE/CAPP/EDA等工具软件和PDM/PLM系统,但是很多企业应用这些软件的水平并不高。企业要开发智能产品,需要机电软多学科的协同配合;要缩短产品研发周期,需要深入应用仿真技术,建立虚拟数字化样机,实现多学科仿真,通过仿真减少实物试验;需要贯彻标准化、系列化、模块化的思想,以支持大批量客户定制或产品个性化定制;需要将仿真技术与试验管理结合起来,以提高仿真结果的置信度。流程制造企业已开始应用PLM系统实现工艺管理和配方管理,LIMS(实验室信息管理系统)系统比较广泛。8.智能管理制造企业核心的运营管理系统还包括人力资产管理系统(HCM)、客户关系管理系统(CRM)、企业资产管理系统(EAM)、能源管理系统(EMS)、供应商关系管理系统(SRM)、企业门户(EP)、业务流程管理系统(BPM)等,国内企业也把办公自动化(OA)作为一个核心信息系统。为了统一管理企业的核心主数据,近年来主数据管理(MDM)也在大型企业开始部署应用。实现智能管理和智能决策,最重要的条件是基础数据准确和主要信息系统无缝集成。9.智能物流与供应链制造企业内部的采购、生产、销售流程都伴随着物料的流动,因此,越来越多的制造企业在重视生产自动化的同时,也越来越重视物流自动化,自动化立体仓库、无人引导小车(AGV)、智能吊挂系统得到了广泛的应用;而在制造企业和物流企业的物流中心,智能分拣系统、堆垛机器人、自动辊道系统的应用日趋普及。WMS(WarehouseManagementSystem,仓储管理系统)和TMS(TransportManagementSystem,运输管理系统)也受到制造企业和物流企业的普遍关注。10.智能决策企业在运营过程中,产生了大量的数据。一方面是来自各个业务部门和业务系统产生的核心业务数据,比如与合同、回款、费用、库存、现金、产品、客户、投资、设备、产量、交货期等数据,这些数据一般是结构化的数据,可以进行多维度的分析和预测,这就是BI(BusinessIntelligence,业务智能)技术的范畴,也被称为管理驾驶舱或决策支持系统。同时,企业可以应用这些数据提炼出企业的KPI,并与预设的目标进行对比,同时,对KPI进行层层分解,来对干部和员工进行考核,这就是EPM(EnterprisePerformanceManagement,企业绩效管理)的范畴。从技术角度来看,内存计算是BI的重要支撑。
2018年10月09日
近年来,我国互联网行业持续快速发展,与实体经济协调发展的趋势越来越明显。网络基础设施建设稳步推进,网络速率不断提高,固定宽带网络下载速率接近全球第一梯队水平,信息消费蓬勃发展。当前,要牢牢把握网络强国建设新要求,抓住5G发展的新机遇,推动我国互联网发展再上新台阶。“中国网络强国建设不断取得新成就。网络加快演进升级,万物互联新基础日益坚实;企业竞争力不断攀升,市场新兴主体快速成长;融合应用持续深化,经济新动能显著增强。”在7月10日至12日举行的2018(第十七届)中国互联网大会上,工信部副部长陈肇雄如是说。数据显示,中国互联网用户规模高速增长,网民规模超过7.7亿,4G用户接近11亿。物联网终端用户达到4.3亿。移动应用日益丰富,移动APP累计超过400万款,覆盖衣食住行各个领域。即时通讯、网络购物、在线政务服务等用户均超过5亿,移动用户月均使用流量近4G。数字经济高速发展“近年来,互联网与生产服务各领域加快融合,促进数字经济蓬勃发展。”工信部信息通信发展司司长闻库介绍说,2017年我国数字经济规模达到27.2万亿元,在GDP中的比重达到32.9%,总量位居全球第二。互联网的快速发展促进了经济新动能的培育。例如,我国电子商务、移动支付引领全球发展,2017年我国网络零售额达到7.2万亿元,同比增长32%;移动支付交易规模约200万亿元,居全球首位。在消费领域,电子商务、移动支付形成了引领发展的优势。网络零售额占全球40%,信息消费规模达到4.5万亿元。在生产领域,一批工业互联网平台实现规模化商用,有力支撑了智能化生产、协同化制造、个性化定制、服务化延伸的新模式、新业态的推广应用,助力实体经济提质增效。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互联网协会理事长邬贺铨在会上表示,工业互联网是互联网发展的新阶段,是推动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和实体经济深度融合的主要载体,是制造业数字化、网络化和智能化发展的基础。与互联网主要连接人相比,工业互联网主要是连接物,并且终端也更多。工业互联网更加强调行业个性与企业内联网,着力实现通信、计算、控制的三位一体。“物联网将给全球经济带来巨大的影响。有预测数据显示,到2020年物联网将带来3.5万亿美元的GDP,其中包括硬件的贡献达3000多亿美元,物联网带来的生产率改进将近2万亿美元。”邬贺铨说。近年来,我国连续出台网络提速降费、IPv6规模部署、互联网+、人工智能、分享经济、工业互联网、信息消费等一系列支持政策,夯实了网络基础,促进了创新发展,营造审慎包容的监管环境。随着政策红利不断释放,我国网络基础设施水平实现跃升,技术创新日新月异,互联网企业高速成长,互联网促进经济高质量发展的作用逐步显现。据统计,截至今年5月份,我国光纤用户占比达86.2%,居全球首位;固定宽带网络下载速率为20.15Mbps,4G网络平均下载速率达到了19.12Mbps,基本接近全球第一梯队水平。同时,我国在云计算、大数据、人工智能等领域的技术积累加速,专利授权和新企业数量持续增长。加速与实体经济融合在2018中国互联网大会上,中国信息通信研究院发布了《2018年中国互联网行业发展态势暨景气指数报告》。报告指出,我国互联网行业仍将持续快速发展,并且与实体经济协调发展的趋势越来越明显。报告认为,推动互联网快速发展的主要原因包括,网络速率迈入20M时代,信息消费蓬勃发展;互联网与经济社会各领域融合创新不断深化,智能零售、电子竞技、产能共享等新热点持续涌现;行业生态加速重构,互联网企业国际化拓展取得积极成效,投融资持续活跃;互联网行业发展的法律体系顶层架构基本形成,“放管服”改革深入推进,网络环境日益清朗。中国信息通信研究院总工程师余晓晖分析说,我国互联网持续快速发展,其背后与我国网络设施的演进升级、行业规模的发展壮大、新兴业态的持续迸发、资本市场的助力推动、营商环境的不断完善等关键要素支撑密不可分。一直以来,互联网行业的发展,特别是“互联网+”的深入推进,对实体经济的冲击和影响成为业界争论的焦点。“目前来看,从2016年第一季度至2018年第二季度,互联网行业发展景气指数和制造业采购经理指数都保持了整体向上的态势,说明互联网行业持续增长,实体经济稳中向好,两者协调发展的趋势越来越明显。”余晓晖说。闻库也表示,实体经济是一国经济的立身之本,是财富创造的根本之源,是国家强盛的重要支柱,互联网与实体经济的融合具有明显跨行业、跨领域特征。当前,互联网企业与实体经济特别是传统制造业的协同互通、贯通发展等仍处于初级阶段,互联网企业要充分发挥自己在平台、人才、技术、布局上的优势,主动作为,以融合应用为抓手,加快向生产领域拓展,助力传统产业转型升级。构建创新生态体系“要牢牢把握网络强国建设新要求,推动我国互联网发展再上新台阶。”陈肇雄强调要坚持创新发展,抓紧突破前沿技术、关键核心技术,推进立足本土、面向全球的应用创新、商业模式创新,构建起充满生机活力的互联网创新生态体系。在2018中国互联网大会上,多家企业展示了各种创新应用。在中国移动展台,宠物伴侣、魔百和、中国移动“和苗”儿童手表等吸引了许多观众前来体验。其中,宠物伴侣能追踪狗狗位置,还采用了物联网窄带技术实现低功耗安全连接,可以延长使用时间。本次展会上首次亮相的“8K裸眼3D”业务也十分引人关注。中国联通的工作人员介绍说,这是通过8K视频解码结合裸眼3D显示技术,在8K电视机上呈现出超高清的立体视频体验,用户不用携带任何外设,就能直接多角度观看8K超高清3D电影。“加速到来的5G将开启万物互联的新时代。5G发展的主战场在应用领域,将孕育更多新兴互联网服务,重塑传统互联网产业发展模式,成为经济社会发展的新引擎。互联网企业应积极挖掘5G应用的新方案,促进5G与垂直行业融合应用发展,加快将创新成果技术优势转化为先进生产力。”闻库说。除了创新发展,陈肇雄指出,互联网行业还应坚持融合发展,促进产业数字化,不断催生新模式新业态新产业,打造新动能、推动新发展;坚持共享发展,加快网络应用普及,缩小数字鸿沟,提供更高效、更放心、更普惠的信息服务,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坚持安全发展,加强安全法规、制度、技术体系建设,全面提升关键信息基础设施、网络数据、个人信息等安全保障能力;坚持开放发展,促进技术开放、平台开放、产业开放,努力打造跨平台、跨行业、跨国界的开放型产业生态。
2018年09月18日
数字经济正在将互联网技术、方法论、商业模式与各传统行业进行有效融合(包括人工智能技术的融合)。数字经济的发展,能够有效激活经济发展潜能,提高经济发展效率,带动经济发展速度。数字经济的蓬勃发展,也为我国保险业改革发展提供了新的契机。 数字保险生态 在数字经济强劲驱动下,原本就以客户数据为最宝贵资产的保险业(尤其是寿险)很快融入了数字经济基因,迅速向数字化转型,给保险市场提供更快、更便捷和更低成本服务的新兴模式,与时俱进正发展成为数字保险生态。数字保险在重塑保险业,为保险业打开更加广阔的发展空间。 创新商业经营模式 数字保险通过数据的积累、分析和应用,正在创新商业经营模式,使保险企业成为数字化保险商。数字技术的应用,提升了保险企业的风险识别、定价、管理等能力,使原来不可保的风险变为可保风险,使传统的事后经济补偿的保障形式变为强化事前预防风险及防灾减损方式,扩大了保险覆盖风险的范围,增强了保险管理风险的功能作用。同时,数字技术助力险企降低运营成本,提升诸多险种潜在效益;整合、优化了产品和单证设计、业务流程、销售、理赔及服务等环节,变复杂为简捷高效;使传统的保单销售模式演化成为基于建议和指导的新型模式;提高了保险产品和服务的推出速度;根据产品类型、地域和客户细分,因地制宜、主动创新、提供前所未有的服务便利;为消费者提供替代平台,使部分保险过程实现自动化和自主化;让客户在线上集群并在群内互相提供保险体验等等。经营模式的创新,提高了运营效率,在极大促进业务发展与提升险企市场竞争力。 搭建数字化保险平台生态圈 互联网企业进入保险领域的一大优势,是其搭建的数字化保险平台生态圈。这种保险平台生态圈以数字化核心模块为基石,数字化支撑模块为引擎,数字化营销模块为利器,具有强大的中后台分析支持能力和很高的核心柔性程度,使前台的营销能力极为强劲,能够高频接触、海量获客。 重塑保险企业的IT架构 数字保险聚焦保险信息化基础设施领域,运用以云计算和大数据为代表的信息创新技术,提供基础架构的产品和解决方案,对传统保险企业生产系统的IT进行创新,重塑保险企业的IT架构,加速传统保险业数字化转型,满足数字技术带来的变革要求。 便利获取客户资源 社交网络平台释放出社交连接性的巨大潜力,很多人在社交媒体上发布生活的点点滴滴,保险企业可以通过社交网络搜索到相关信息(诸如社交媒体上的活动、购买交易、在线行为、家庭财务细节和人口统计等信息),发现触点并主动与潜在客户联系,建立不同客户群体的“智能存储库”,对客户信息和互动进行数字化管理。 提升产品保障效果 数字保险推动了产品创新,使产品更能满足需求,提升了产品保障效果。通过大数据分析建模,能够对客户行为、痛处、动机和愿望进行定量和定性的洞察分析,从而细化最能反映客户当前生活阶段和风险偏好的需求,改进或量身定制契合需求的特色产品;通过在特定时刻服务客户的触点,完成产品的个性化,运用云技术的实时数据收集能力,能够极大丰富产品种类,针对覆盖范围更广泛且不断扩大,根据具体需求变化去拓展产品;通过数字化技术应用,可以助力突破行业边界,创新产品及服务模式,更加有效对接其他保障体系。 整合不同渠道 凭借数字化媒介打造全渠道服务模式,整合不同的渠道使之互联提高一致性和有效性,为客户提供线上和线下全面的无缝式体验,使渠道成为更广泛、更高频接触客户的服务途径。例如,远程服务可视化和线上渠道整合共享,提供了多渠道一致的极致体验(以更具说服力的方式吸引客户),使客户经常了解保险信息,提升了客户黏性。 实现精准营销 通过大数据技术对大量客户信息的洞察分析,进行匹配计算,将结果数据转化为改进销售技巧的切入点,能够降低瞄不准的投放浪费。数字保险还将人工智能和保险商业平台进行整合,实现智能营销,使营销进入人工智能时代。在人工智能的推动下营销变得更有温度,更能抢占客户注意力。 提升承保、理赔、客服效能 使用数字化投保平台开展新业务,在投保方式、承保时效及客户体验等方面大大优越于传统繁琐的文书工作模式,使客户签约流程更快捷。能够实现客户及投保信息快速录入、自动核保、自动付款、客户电子签名(拍照)、电子保单签发、电子回执签收、微信回访等一系列线上功能,可支持随时随地投保。随着技术发展,将人工智能的脸部识别核心技术综合在手机APP中,能够加速确认投保人的身份认定,并能自动搜集被保险人的各项活动资料,作为计算合理保费的数据基础。数字化新技术不断提升投保及核保过程的时效水平,提升风控水平以及客户体验。 实现实时风险管控 数字技术强大的识别和挖掘分析能力,能对保险交易后产生的综合数据进行处理分析,准确捕捉趋势及潜在赔偿风险(特别是骗保迹象)。运用人工智能实时采集、分析实时数据集群,能够掌握客户行为习惯,更精准了解客户的一些风险情况,实时作出判断,为客户在遇到紧急事故时提供指导,实现实时风险管控。 数字保险发展趋势 数字经济已经成为发展最快、创新最活跃、辐射最广的经济活动,新产品的迭代速度以月、天来计算。2018年,数字经济在持续改变企业运营模式的同时,将重塑我国的经济面貌,对于保险业的推动作用不可小觑。 提高保险服务实体经济效率 在我国经济实现转型升级、创新驱动的宏观形势下,作为保险行业的新兴形态和创新先锋,数字保险将坚持服务实体经济的方向。数字保险将积极发展新技术条件下适合实体经济所需的险种,为各类型企业提供风险保障,进一步支持实体经济提高抵御风险的能力。数字保险在推动创新创业方面大有可为,将更好地保障和助力实体经济发展,不断提高服务实体经济的效率。 加速保险企业数字化改革发展进程 在数字保险发展中,信息和如何使用信息是成功的关键,消费者参与及其规模的不断扩大是发展的基础,生态系统与核心产品是能量要素。传统保险企业必须掌握数字保险的特征并将其融入业务经营和企业竞争力的核心,加速企业数字化改革发展进程,跟上数字经济时代步伐实现全方位转型。尤其要善于应用大数据,注重以数据处理的便利和精益为目标,将营销、产品管理、核保、理赔、销售、财务管理、风险管理等主要的业务内容转向专业的数据化处理,建立商业智能战略框架,把握住赢取未来的先机。 新技术带来新的保险 新技术会带来新的保险,是保险企业区别于其他企业的一大特点。未来几年中,很多传统险种随着需求变化可能要更新或替换(一些传统险种或将消失),在新技术的推动下许多新的险种又会产生(不少险企目前正在不断试验新的保险产品)。保险企业需要实现大数据统计的最新应用并吸纳反映重大数字创新的成果,通过数字技术将数据的价值最大化发挥,形成不断推出新险种的创新能力,为业务发展开创一片新的天地。 以客户需求、偏好驱动产品和服务 随着互联网基础设施的变化和数字技术的快速革新,在极度数字个人化、个性化的今天,险企将变成基于客户行为、使用模式、定价偏好来创建定制产品和服务的“工厂”。个性化产品的定价可以根据客户的要求随时进行调整(如减少损失的要求);可以根据客户不断增加的需求和愿望进行产品定制;可以根据客户的购买行为精确定位接触点并实时回应做好服务。 为客户创造最好的体验跟生态 未来的数字保险越来越懂客户,将通过人工智能的智慧助手来提供直达服务,使服务精准直达到客户,为客户创造最好的体验跟生态。数字保险将聚合更多的创新和服务,打造开放的保险智慧平台,未来的保险智慧平台是服务找人,主动为客户提供最佳体验、高品质的数字保险服务,以满足客户全场景、多元化的保险需求,构建开放共赢的保险服务生态。 做好新的风险管控 安全是数字保险发展的生命线,也是维护金融发展的底线。数字保险的发展,可能带来发展不平衡、某些领域发展过热、潜在的具有更强隐蔽性和传染性的风险累积(网络、技术、业务风险叠加)、对消费者权益保护不足(例如数据安全和客户隐私)等一些新的风险和问题。需要把数字保险纳入宏观审慎性保险监管框架,加强政策研究,完善相应的法律和管理条例,利用数字技术提高保险监管能力,在创新与风险之间取得平衡,做好新的风险管控,保护好消费者利益,维护好公平有序竞争环境。 保险业要紧紧抓住并充分利用好数字机遇,以积极的状态应对数字挑战,不断创新、改变自我、促进服务能力的提升,全力推进繁荣和充满活力的数字保险,让数字保险惠及整个社会和广大民众。
2018年09月18日
数字技术将改变医疗保险业务。随着数字技术的发展进步——尤其是APP、传感器和人工智能(AI),以及数字技术的扩散,推动了健康保险领域新的商业模式的出现。早期的采用者已经开始实施新的数字化商业模式,并取得了初步的成功。 十种重构健康保险的数字健康模式 1.数字辅助获得用户,是一种免费增值的商业模式。免费增值模式为客户的购买提供免费的保险计划或健康测试。保险公司更多地参与到用户的健康管理中去,奖励客户的健康行为。保险公司的角色发生了变化——从仅仅从事量化和定价风险的业务,保险公司扩展到影响和降低风险的业务。在这个以数据为中心、支持技术的新模型中,保险人可获得的信息量呈指数级增长——这要求公司对客户有了比目前更深入的了解。在以后,保险公司或许也会扮演用户的健康管家,保险公司除了需要和技术公司或者医院等核心供应商合作,在以后保险公司还需要和大型超市或者健身房、体育馆进行合作。 2.移动健康特约医疗,是指健康保险提供商为用户配制专业定制的团队,让用户使用手机完成所有健康保险理赔。保险业已经开始改变复杂的理赔流程和冗长周期,但是改变远远不够,比起其他行业的动作。新型的健康保险模式中,用户可以有更便捷的操作。Oscarhealth保险提供的护理服务或许可以说明这种模式,每个成员都有一个护理指导小组和一名护士。这意味着每次打电话或发短信时,都是配备专人接待,而不是呼叫中心。用户可以从一个熟知其健康状况的团队中获得个性化护理。他们称之为“Conciergeteam”。 3.P2P保险是指风险共享社区。同一社区共同分担保费,以降低风险。同业社区共同分担保费,以降低风险,成员投入一定的资金加入一个互助社群,按照“一人患病,众人均摊”的规则获得医疗资金,用户缴纳互助金全部用于互助,中低收入群体也能够轻松承担并获得抵御风险的能力。操作模式类似于水滴旗下的水滴互助,在水滴互助社群中9元即可加入互助保障,最高可获得30万医疗资金。但是在国内,水滴互助的模式这是一种网络互助,保监会也明确指出“水滴互助”提供的产品不是保险。 4.移动小额保险涵盖短期小病或小型长期健康保险的健康保险计划。比如众安保险推出的女性专属保险,保费最低20元,全面保障女性特定恶性肿瘤、特定疾病、特定原位癌、特定手术。 5.健康保险科技平台是指健康保险技术平台将他们在管理健康计划和用户上的技术出售给他们的B端客户。保险行业不仅面临着去中介化,同时未来也将由技术驱动,例如区块链就是一种推动保险行业变革的重要力量,区块链可以能建立全行业同步的信息数据库,帮助保险业解决欺诈和风险防范,该市场预计在2023年将达到420亿美元,同时实现更高效的理赔。 众安保险在2016就成立科技子公司“众安科技”,专注于区块链、人工智能、大数据、云计算等前沿技术研究的金融科技类公司,汇聚行业内的顶尖科研人才,并结合自身行业经验的积累,向普惠金融和健康医疗领域输出科技产品和行业解决方案,助力众安内部及外部合作伙伴创新、创业孵化。在2018年,众安又成立了“众安国际”,专注于保险科技领域的国际推广和国际合作机会。 6.按需保险按需保险是一种基于使用的模型,它允许成员在移动应用程序的帮助下根据需求定制的健康计划。在大数据和用户中心浪潮的席卷下,保险也不得不面临挑战,改变以往一招鲜走遍天下的模式,而是在大数据的基础上,推出个性化和定制化的保险产品。海外一家名为SURE的保险销售平台,就为客户提供定制保险,SURE会利用人工智能预测用户目前最想投保的领域,在用户选择后推荐性价比最优的保险。 7.高风险的病人预防护理模集中于为可能产生巨额花费的病人投保和管理。利用大数据和可穿戴设备预防识别潜在的巨大健康威胁,针对大病投保,减低医疗成本。在安永关于保险业的一份报告中指出,慢病在医疗保健费用中支出越来越大,无论是公共部门还是纳税人都在寻找方法减少慢病支出。类似于糖尿病、高血压等长期性的疾病,有的保险公司会专门针对这些高风险领域,利用物联网生态,和公共部门合作,帮助用户针对高风险疾病进行健康管理。 8.支付方和供应商协作模型代表着支付者和供应商更紧密和数字化的合作关系,特别是对于医院来讲。保险公司在财务上与医疗服务提供者保持一致,并分享降低医疗成本的利润。保险公司和医院合作,能够获得更多竞争优势。首先是能够建立起更多的信任,其次能够通过合作实施预防安防、及时干预、合规监控等手段,降低用户医疗费用支出。同时,保险公司指定医院能够简化理赔流程,给客户带来更加优越的就医体验。 9.API健康保险模型保险公司,并通过第三方网站/应用程序让他们可以访问。健康保险用户每天捕捉到大量数以百万计的重要数据指标。如果健康保险公司可以打入这个充满活力的市场,凭借其资金实力和巨大的价值,它们不仅能够成为领先的数据提供商,还能保障自身重要数据的安全。 10.直接初级护理模式。在这个模型中,全科医生每月收取固定的费用,而不是像常规的检查和开药物收费,一次性收取的费用,比以往医生单次问诊和处方药物的价格的总和更低。这种模式可以简化医生的就诊流程,使医生可以专注于病人。保险公司的加入可以降低医生和用户的经济压力,并且支付超出固定收费的费用。 这些模型的最初采用者已经看到了好的成效,这些积极的影响主要表现在对公司评价、吸引新成员的能力、成本结构和收入流等方面的影响。目前,数字商业模式的主要影响是对公司的评价上,这直接反映在一些公司在投资界的炒作。像Oscar,CloverHealth和BrightHealth这样的公司,在短短几年的运营后,价值就超过了10亿美元。 美国和中国的健康保险公司和初创企业在采用新的数字商业模式方面最为积极。其他地区的公司往往会选择跟随者的方式,或者模仿。
2018年09月03日
“什么是智能制造?我个人认为智能制造有两句话可以概括,智能制造是智能技术与制造技术的融合,用智能技术解决制造的问题。”1月13日,中国工程院院士、国家973项目首席科学家谭建荣在“2018中国制造论坛:全球制造业变局下的新产业革命”上如此表示。谭建荣主要讲解了三个问题:一是市场变化与制造企业的问题;二是制造企业转型升级与互联网+;三是制造企业实现智能制造的途径。中国工程院院士、国家973项目首席科学家谭建荣以下为谭建荣发言实录:谭建荣:各位领导、各位专家:很高兴来到佛山,广东鸦片战争以来,一直处于对外开放的前沿,特别是最近40年来,我国改革开放就是从广东开始,佛山制造业非常发达,会务组给我的题目是“现代科技革命引领智能制造”,PPT我做好了,但是最重要的是因材施教,下面听的都是佛山的企业家,所以我临时换了一个题目,通过这几天晚上加班,把PPT改为“制造企业转型升级与智能制造的实现途径”。我来自浙江大学,我的演讲主要围绕三个问题:一是市场变化与制造企业的问题;二是制造企业转型升级与互联网+;三是制造企业实现智能制造的途径。我这里很多关键点跟方董事长相一致,我本人在企业工作了15年,企业的一些需求以及企业关注的问题我还是非常清楚的,所以我先讲市场需求的变化,与制造企业存在的问题。制造业是一个古老的企业,有了人类就有了制造业,有了制造才有了人类,制造业经过数千年的发展,到20世纪末21世纪初,全球制造业发生了深刻的变化。变化主要来自两部分,一个是企业外部变化,过去以产品为中心,现在过度到以市场为中心,进一步还要发展到以顾客为中心,企业外部的变化带来企业内部的变化,产品多样性、个性化需求,给我们制造企业带来挑战,具体来说,市场需求的变化千变万化,但是概括起来四大变化,一是由过去批量化发展到定制化,过去我国搞计划经济,是批量化生产为主,现在要过度到定制化需求;二是单一化,过去企业只做单一产品,美的只做空调,现在发展到多样化,多品种的变化;二是周期长,过去研发一个产品或者开发一个产品,可以生产很长时间都可以卖得掉,现在周期正在加快,其中手机行业是广东很主要的一个产业,手机周期很快,iphone5、iphone6、iphone7,每过半年一个新产品,华为也是一样,mate7、mate8等等。1992年邓小平南巡就在广东,提出我国要做市场经济。市场经济初期生产什么产品都可以卖得掉,都是大众化产品,现在市场追求高端化,这四大变化,很多企业是否能适应呢?现在很难说。有一些企业可以适应,相当一部分企业还是不适应,为什么不适应?我的概括是,相当一部分制造企业生产的产品技术含量偏低,廉价出口,价格是行业内部压下来的,这个产品开发出来可以卖100块钱,再过半年,旁边一个厂生产的产品就卖80块,再过半年,旁边一个厂生产的产品才卖60块。中国现在成了全球化主要的推动者,美国、英国等发达国家,英国要脱欧,美国要退出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中国在推动全球化,所以我们反对贸易保护。我们进入世贸组织贸易壁垒,现在技术壁垒,特别是标准壁垒还存在,很多企业出口产品就遇到了技术和标准壁垒。虽然都用“壁垒”两字,贸易壁垒不对,技术壁垒特别是标准壁垒对不对?当你感觉有技术壁垒,说明你技术不够高,只要你感到标准有壁垒,说明你的标准不够先进。觉得技术壁垒、标准壁垒是对的,那是你达到了这个水平,如果没有达到这个水平,就觉得是壁垒。就像刘翔跨栏,这个栏对刘翔来说不是壁垒,对我来说就是壁垒。现在很多企业的利润空间很低,无力投入新产品开发。比如说数控机床,新年伊始,制造业有两个纠结的消息:一是大连机床厂向法院申请破产,二是沈阳机床厂欠沈阳350亿。以前它们是行业老大,现在它们无法支撑,机床产品的创新能力严重不足,很多机床都是仿制,形似神不似,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所以造成这个行业自主创新能力很弱。这就是制造企业存在的主要问题。第二,制造企业转型升级与互联网+,制造企业必须要转型升级,这是大势所趋,如果不转型,不升级,那就死路一条。十几年前,浙江省省长说,浙江企业唯一的出路是转型升级,当时我还不是很理解,当时的浙江企业大部分办得很好,现在回过头来看,这位省长很有水平,看到了这个行业的弊端。转型升级与“互联网+”有什么关系?我们出现的问题,发达国家也存在,并不是中国一个企业的问题,也不是中国一个国家的问题,发达国家也出现类似的问题,世界各国都对振兴制造业非常积极,出台了振兴制造业的三大计划,美国提出先进制造业国家战略计划,三大优先突破技术,先进制造感知控制技术、智能制造技术平台、先进材料制造;德国推出“工业4.0”,强调三大主题,智能工厂、智能生产、智能物流,在这样的国际大背景下,在中国工程院的建议和推动下,我国也开始实施“中国制造2025”,强调三大核心问题:数字化制造、网络化制造和智能化制造。最近周济院长连续发表几篇重要演讲,也多次听出很多院士专家的意见,包括朱森第,还有全国征求意见,院士、专家都对周院长的报告提了很多补充完善意见,这三大战略计划都反映了各国政府对制造业过程重视。最近中国工程院提出三个重大促进项目,周济院长提出《制造强国发展战略》强调智能制造、工业强基、绿色制造。路涌祥(中国科学院老院长、浙江大学老校长、机械学院教授和博导),他担任中国工程机械学会会长十年,仔细分析我国制造业发展,认为中国要从制造大国走向制造强国,最需要补的课是创新设计发展,强调技术创新、产品创新、模式创新。去年中国工程院原常务副院长,潘云鹤院士提出中国人工智能2.0,强调大数据智能、群体智能、跨媒体智能。这三个项目都在全国产生了重要的影响,得到党中央国务院的高度重视。很荣幸,三位领导跟我在长期学习过程中产生了很深的交集,这三个项目我也都参与了。这三个项目包括三大振兴计划,都讲到互联网和智能制造,这也是制造业转型升级的两个主要方向。结论1,互联网离不开制造业,没有悬空的互联网,阿里巴巴在杭州搞得很火,对于我们传统企业,360天到100亿已经很了不起了,美的世界500强利润是2千多亿,而阿里巴巴它一天1600亿成交量。阿里巴巴电子商务卖的产品1600亿,没有一件是马云自己生产的,都是制造企业生产的,如果质量有问题,也是制造企业的问题,是制造企业生产出来的产品。电子商务是加快产品流通的速度,缩短了商品流通的距离,卖得越多,你应该生产得越多,卖得越快,你应该生产得越快,所以电子商务是促进了制造业。我国到底是退虚向实,这是一个有争议的问题。结论2,互联网促进了制造业。结论3,制造业转型升级离不开互联。第三,什么是智能制造?现在专家很热,企业积极性很高,到底什么是智能制造,众说纷纭,我个人认为智能制造有两句话可以概括,智能制造是智能技术与制造技术的融合,用智能技术解决制造的问题。制造业是人工智能技术在产品设计制造中的应用。现在做智能制造业,打造数字化车间,离不开机器人技术,离不开人工智能技术,当然首先要用好数字化技术和网络化技术。这些先进技术都不能替代产品实际的技术本身和产品制造技术本身,它可以帮助你提高产品设计效率,提高产品质量,不能替代实际制造技术的本身,方董事长的观点也是如此,美的互联网主要和产品自身质量的提高相关,这一点非常重要。智能制造,最主要是知识库和知识工程在制造业当中的应用,而且制造不是死的,要动态传感/实时感知,实现自主学习/自主决策的过程。我们用机床加工复合材料,机床主轴转速,机床走刀量多少、用什么刀具,从什么方向切入,过去遇到这些问题,操作工不知道怎么办,就问师傅。过去制造企的技术传承、知识传承,主要是靠师傅带徒弟的方式,现在很多新技术师傅也不知道,而且任何个人的知识都是有限的,很多师傅是操作能手,但是把知识表达出来是难题,他可以意会而不能言传,而且教会徒弟饿死师傅,师傅比较保守,不愿意教你。我们现在要把设计知识、制造知识、管理知识、服务知识,总结起来装在知识库和机床中,让机床通过自主学习、自主决策,针对不同的材料、不同的加工要求自主选择一道优化的加工方案,用这套方案加工出来的产品质量是最好的、效率是最高的、成本是最低的。如果实现了这一步,我个人认为智能制造的目的就达到了,智能制造的途径就从这里起步。从智能制造的层面来看,分为制造产品的智能化、制造过程的智能化和制造工具的智能化。智能产品的方向也是人工智能2.0后新一代人工智能下的智能制造。周济院长也在搞这个问题,他分给我一个子课题,我研究下来至少四个方面,一是智能手机,华为做得很好,向智能终端转变;二是智能家电向智能家居转变;三是智能机床转变为智能装备;四是无人驾驶转为无人系统。十几年前我们帮助广东很多企业做了很多项目合作,我这些年围绕着超大型低能耗空分装备设计制造基础研究、高档数控机床数字化设计的关键技术、大吨位深拉伸液压装备设计制造关键技术研究等等。欢迎佛山的领导和企业家到杭州来,到浙江大学来,到机械学院进行技术交流、项目合作、人才培养培训等等。因为时间关系,我的报告到此结束,谢谢大家!
2018年09月03日
2018年的一天,柴旭东的办公室里呈现出这样的情景:行李箱靠在桌旁,一碗泡面已经没有了热气。柴旭东紧盯电脑屏幕,仿佛忘记了手里还握了把叉子。直到最后一分钟,他才胡乱扒拉几口面条,起身出发去德国出差。 身为航天云网公司副总经理、北京航天智造科技发展有限公司董事长,柴旭东对工作的拼,公司里人尽皆知。那次德国之行回来,他拖着箱子从机场直接回到办公室,带领团队通宵达旦奋战,马不停蹄地为一个重大项目的前期准备工作忙碌奔波。 带着这样的拼劲,柴旭东成为我国云制造产业的拓荒者。 “人人皆可制造”的公共服务平台 2009年,中国工程院院士李伯虎在国际上率先提出了“云制造”理念,核心是供给方把资源虚拟化后“拽”到“云池”,需求方再将其“拽”出来,获得从设计、定制生产到后期维保的全程服务。 作为云制造研究团队的核心成员,柴旭东深知网络化环境下,实现企业信息化与产业链协同的巨大潜力。他说,人们生活中需要什么可以在网上买,企业有想法但无法独立完成,也可以通过“云”,构建全链条协作配套圈,在线上就能将设想变为现实。“云制造”的目标就是形成“人人皆可制造”的公共服务平台。 要将数百万企业纳入“云”中,就要实现企业、设备和业务的互联,首先涉及对工厂车间和设备的网络化改造。柴旭东介绍,工业现场的网络和生活中常用的IT网络的需求不同。例如实时性,一些工业现场的网络时间精度需要达到毫秒级;各种工业协议多达数百种,对平台适应性提出了极高要求。此外,要提升接入云端设备的智能化互联、智能化运行,还要在计算分析处理、大数据与人工智能结合等方面攻克一系列关键技术。 同时,“云制造”提倡开放、共享,涉及传统理念及生产制造模式的变革。推行之初,十分不易。于是,他一边搞科研,一边带头跑起了市场。他带领团队奔赴各地,结合地方产业政策,积极开展平台落地及平台业务推广工作,经过努力,航天云网平台相继落地多个省市,“云”里的用户群逐渐壮大了起来。 抢占智能制造标准制高点 2015年6月,已吸引22000余家企业用户的航天云网正式上线。对于柴旭东来说,这是里程碑式的阶段性成果。高兴之余,他也有很大压力。“航天人做事向来很务实。”他说,“这件事现在才真正开始。” 此时,他和团队正在经历转型,以前是在科研体系下创新攻关,以实验室里的探索验证为主;以后则要从产业思路出发,面向商业化运行,服务于产业发展和企业应用。“这相当于面向真刀真枪的实战。”柴旭东说。角色的转变促使他开始从更多角度、更高层面进行思考。 2016年初,我国成立工业互联网产业联盟,担任技术标准组组长的柴旭东意识到,支撑数字化运行是工业互联网平台的核心,平台的标准作为大量企业接入平台的重要依据至关重要。他开始筹划智能制造国际标准的申报工作。 申报国际标准首先要经过国内标准委员会的审核推荐。柴旭东带领团队先后与行业内3个相关标委会联系,经过多次沟通研讨,在2016年12月得到了国内标委会、主管部门的认可。他们又通过一年半时间的努力,征服了智能制造/工业4.0国际标准化核心技术组织“IEC/TC65”,以接近93%的赞成率通过提案。至此,这套《智能制造服务平台制造资源/能力接入集成要求》标准,成为国际上首个面向智能制造服务平台的标准规范。 一边“酸爽”一边自豪 2018年6月,已经拥有了180多万用户的航天云网,确立了工业互联网空间+云制造支持系统的核心架构,发布了打造云制造产业集群生态的战略目标,基于平台的软件应用将成为制胜关键。 柴旭东认为,航天云网应该成为国产工业软件的“试验田”。以该平台为载体,可以构建更多工业应用软件,为国产软件的升级换代提供机遇。 奋斗多年的柴旭东,获得了国防科学技术进步奖一等奖、二等奖,教育部科技进步二等奖,中国电子学会科学技术二等奖……代价显而易见——正值壮年的他,有着一张娃娃脸,头上却已生出许多白发。 团队成员对他又爱又“恨”。“他对自己近乎苛责,也把我们‘虐’得淋漓尽致。”同事说,“他总能强力激发我们的潜力,带着我们完成一个个‘不可能’的目标。” 就这样,柴旭东和他的团队一边承受着全负荷高强度工作的“酸爽”,一边享受着一个个成果带来的自豪。他们付出了数不尽的辛劳,只为托举传统制造业飞向云端。
2018年08月20日
比特币沉浮无了时,山寨币一跌不复返,“区块链”的声誉眼看难保。其实未必! 8月初,深圳的餐厅和浙江的医院,头一回开出了区块链发票。它公开透明,杜绝违规。你的生活可能很快被“链”。 区块链发票已应用 区块链,一本公开透明的账,也是铁账,记上了就不能翻案。 区块链没有中心节点。就好像一个村子里没有村会计,人人记账,每个人存储着所有人的账。所以没有村会计篡改账目的危险。因此,区块链可解决各行各业的征信问题。 据媒体报道,8月10日,深圳国贸旋转餐厅开出了全国首张区块链电子发票。出票方、受票方、税务局,都在区块链上,大家都可确信票据的真实。这种发票一旦推广,报销人省得贴票、填单子;审查的财务人员也省心了。 无独有偶,杭州、台州、金华三地医院8月2日起开具区块链票据;报销、开请假证明,凭电子票即可,不需要窗口排队了。 蚂蚁金服区块链业务专家杨雪清告诉媒体:区块链票据“生成—传送—使用”,全程盖“戳”,可杜绝重复报销;因为“已报销”的“戳”篡改不了。这是过去做不到的。 “跟传统技术相比,区块链意味着更短的时间、更少的人力和维护成本,”哈希世界研究院院长江泽武说,“区块链将有利于安全可靠的审计管理和账目清算,减少犯罪可能性和各种安全风险。” 大闸蟹和电子游戏,都可能上“链” 国家物联网基础标准工作组总体组组长沈杰举了个例子:市场上标着“阳澄湖生产”的大闸蟹太多,虽然都有“证书”或“数据记录”,但不可能都是真的。消费者要恢复信任,区块链能帮上忙。 沈杰向科技日报记者介绍了长三角的一个案例,区块链用于渔业:物联网传感器监测鱼塘的水质,数据传上区块链;金融机构根据数据给农民贷款;农民做出消费者可追溯的产品,拿到更多利润。 据报道,某大型电商也在农业中引入区块链,让一头牛从出生到商场上架,每一步的数据都上区块链,无可置疑。 沈杰认为,已经数字化的领域,区块链更容易落地。“一个是数字版权,比如互联网音乐的知识产权;一个是博彩业,互联网博彩难以避免欺诈,有了区块链,信用可以建立。” 沈杰说:“另一个可能是游戏的虚拟收入比如积分,过去离开了游戏这些积分就没用了,区块链可能会推动各种游戏的互通。” 银行或将是背后金主 “现在很多银行业务已经筹备,或实现交易数据的区块链化,很大程度上提高了跨境跨行汇款效率。”江泽武说,“区块链化的公共账本,能够让各个国家、各个银行体系的数据互通互联,实时同步更新。” 江泽武说,在支付、房地产金融、资产证劵化、资产管理、票据金融等领域,区块链可以更好地控制风险,降低交易成本。 “房产中介和银行一定会喜欢区块链技术带来的秒级别服务的。”贝壳金控集团首席执行官孔令欣告诉科技日报记者,区块链几秒钟就可以促成一笔过去需要好多天才能完成的房产交易。 孔令欣说,银行的痛点是风控难以认证很多信息:购房者的实际工资、实缴社保及公积金等,而区块链可以杜绝数据作伪。 “正是由于银行对真实数据的要求远远高于其他行业,现在很多银行都在积极拥抱区块链技术,包括对区块链项目的投资,背后都是银行等大型金融机构。”孔令欣说。 虽然区块链体系的交易量,和主流的世界金融交易体系相比,仍是九牛一毛,但金融界十分积极。近5年来,区块链领域最活跃的专利申请者,是总部位于美国的支付巨头万事达,其次是列支敦士登的n链控股。申请区块链专利的著名公司还包括美国银行和英国电信等巨头。(记者高博)
2018年08月20日
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建设数字中国。习近平同志高度重视数字中国建设,他强调:“加快数字中国建设,就是要适应我国发展新的历史方位,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以信息化培育新动能,用新动能推动新发展,以新发展创造新辉煌。”怎样加快数字中国建设?《人民日报》观察版的几篇文章主要围绕这一问题进行阐述。本篇为专题报道一——建设数字中国:把握信息化发展新阶段的机遇。(作者为北京理工大学副校长、中国科学院院士梅宏)去年12月8日,习近平同志在主持中共中央政治局第二次集体学习时指出:“大数据是信息化发展的新阶段。”今年4月22日至24日,首届数字中国建设峰会在福建省福州市举行,此次峰会的主题为“以信息化驱动现代化,加快建设数字中国”。习近平同志在致首届数字中国建设峰会的贺信中强调:“加快数字中国建设,就是要适应我国发展新的历史方位,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以信息化培育新动能,用新动能推动新发展,以新发展创造新辉煌。”当前,信息化、大数据、数字经济……一个个高频词正在勾画出数字中国建设的宏伟图景。我们要深刻认识数据资源蕴藏的巨大能量,加快建设数字中国。数据资源蕴藏的巨大能量正不断释放从文明之初的“结绳记事”,到文字发明后的“文以载道”,再到近现代科学的“数据建模”,数据一直伴随着人类社会的发展变迁。然而,直到以电子计算机为代表的现代信息技术出现后,人类掌握数据、处理数据的能力才有了质的跃升。信息技术及其在经济社会发展方方面面的应用(即信息化)推动数据(信息)成为继物质、能源之后的又一种重要战略资源。回顾信息化的发展历程,我们已经经历过两次高速发展浪潮,正在进入第三次浪潮。从20世纪40年代第一台电子计算机出现到20世纪80年代之前,计算机价格昂贵、体积巨大、能耗较大,仅应用在国防、气象和科学探索等领域。20世纪80年代,随着个人计算机的大规模普及应用,第一次信息化浪潮到来,这一阶段可总结为以单机应用为主要特征的数字化阶段。在这一波浪潮中,信息技术褪去神秘的面纱,开始广泛应用到其他领域。受这一波信息化影响而最先发生改变的当属办公条件。数字化办公和计算机信息管理系统取代了纯手工处理,人类第一次体会到信息化带来的巨大改变。从20世纪90年代中期开始,以美国提出“信息高速公路”建设计划为重要标志,互联网开始了大规模商用进程,信息化迎来了蓬勃发展的第二次浪潮,即以互联网应用为主要特征的网络化阶段。利用计算机工作的人们,通过互联网实现了高效连接,人类信息交互、任务协同的规模得到空前拓展,空间上的距离不再成为制约沟通和协作的障碍。政府和企业利用互联网促进信息交流与异地协作,从而实现业务流程和资源配置的优化,并大幅提高工作效率和产品(服务)质量。另一方面,越来越多的人通过互联网结识好友、交流情感、表达自我、学习娱乐,人类开启了在信息空间中的数字化生存方式。可以说,互联网快速发展及延伸,加速了数据的流通与汇聚,促使数据资源体量指数式增长,数据呈现出海量、多样、时效、低价值密度等一系列特征。当前,信息化建设的第三次浪潮扑面而来,信息化正在开启以数据的深度挖掘和融合应用为主要特征的智能化阶段,这是我们建设数字中国的大背景。随着互联网向物联网(含工业互联网)延伸而覆盖物理世界,“人机物”三元融合的发展态势已然成型。除了人类在使用信息系统的过程中产生数据,各种传感器、智能设备也在源源不断产生数据,并逐渐成为数据最重要的来源。数据资源的不断丰富、计算能力的快速提升,推动数据驱动的智能应用快速兴起。大量智能应用通过对数据的深度挖掘与融合,帮助人们采用新的视角和新的手段,全方位、全视角展现事物的演化历史和当前状态,掌握事物的全局态势和细微差别;归纳事物发展的内在规律,预测事物的未来状态;分析各种备选方案可能产生的结果,从而为决策提供最佳选项。当然,第三次浪潮还刚刚开启、方兴未艾,大数据理论和技术远未成熟,智能化应用发展还处于初级阶段。然而,汇聚和挖掘数据资源,开发和释放数据蕴藏的巨大价值,已经成为信息化新阶段的共识。纵观信息化发展的三个阶段,数字化、网络化和智能化是三条并行不悖的主线。数字化奠定基础,实现数据资源的获取和积累;网络化构造平台,促进数据资源的流通和汇聚;智能化展现能力,通过多源数据的融合分析呈现信息应用的类人智能,帮助人类更好认知事物和解决问题。三个阶段的“数字化”又各有特色和重点。信息化的第一阶段是从具有广泛需求且与个人计算机能力最为匹配的办公起步,如文字处理、人事财务物资管理等,“办公数字化”是这个阶段的重点。在第二阶段,通信带宽不断增长、覆盖范围日益广泛的互联网成为信息化的基础平台,各种信息系统纷纷接入互联网并与其他系统交换数据。人们不仅依靠互联网协同工作,也借助互联网开展生活中的各种活动,信息化场景从办公室拓展到整个人类社会。人类积累的数据不再仅限于结构化的业务数据,无结构的文本、图片、音视频等用户生成内容占比日益增加,数据呈现结构化、非结构化并存并通过网络大规模交换、共享和聚集的态势。这个阶段的重点可归纳为“社会数字化”。信息化进入新阶段,数字化的重点将是“万物数字化”,越来越多物理实体的实时状态被采集、传输和汇聚,从而使数字化的范围蔓延到整个物理世界,物联网数据将成为人类掌握的数据集中最主要的组成部分,海量、多样、时效等大数据特征也更加突出。需要进一步说明的是,在第二阶段,网络化的重点平台是互联网和移动互联网,而在当前的新阶段,网络化的重点平台将是面向各行各业、面向物理世界各类实体的物联网。智能化作为刚刚开启的信息化新阶段的主要特征,通过各类智能化的信息应用帮助人们判断态势、预测趋势并辅助决策,当前仍处于起步期,本质上还是数据驱动的智能。相信随着信息技术的不断进步、信息应用智能化程度的不断提升,数据资源蕴藏的巨大能量将会不断释放,进一步惠及人类社会。信息技术从助力经济发展的辅助工具向引领经济发展的核心引擎转变毫无疑问,信息化正在广泛并深刻地影响和改变着人类社会。特别是过去的20余年,以互联网为核心的信息技术深度渗透到经济社会方方面面,冲击着原有的社会结构,并逐渐编织起新的工业网络,建立新的基础设施,扩散先进的思维模式和行事方法。经过20余年的积累和储备,数据资源大规模聚集,其基础性、战略性地位日益凸显。当前,信息技术正从助力经济发展的辅助工具向引领经济发展的核心引擎转变,一种新的经济范式——“数字经济”正在逐渐成型,即将进入信息技术带动经济发展的爆发期和黄金期。数字经济是指以数字化知识和信息为关键生产要素、以现代信息网络为重要载体、以信息通信技术的有效使用为效率提升和经济结构优化的重要推动力的一系列经济活动,是以新一代信息技术和产业为依托,继农业经济、工业经济之后的新经济形态。改革开放以来,我国信息化建设快速推进,为建设数字中国奠定了良好基础。建设数字中国,需要推动大数据技术产业创新发展,构建以数据为关键要素的数字经济,运用大数据提升国家治理现代化水平,运用大数据促进保障和改善民生,切实保障国家数据安全。着眼于以信息化培育新动能、用新动能推动新发展,当前尤其要大力发展数字经济。在全球经济从传统经济向数字经济转型的过渡时期,我国数字经济迎来了换道超车的历史性机遇。一方面,较之欧美发达国家,我国没有由传统经济发展惯性所带来的沉重包袱,具有明显的后发优势;另一方面,较之其他发展中国家,我国在信息化的前两次浪潮中建立了体系完整的信息系统、积累了丰富的数据资源,同时也建成了高速泛在的通信网络,构筑了数字经济的重要基础设施,我国数字经济发展已经具备坚实基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正是信息化第三次浪潮奔涌向前的历史时期,正如习近平同志所言,“中国数字经济发展将进入快车道。”麦肯锡2017年12月发布的“中国数字经济报告”指出:中国电子商务等数字化应用和信息技术创业投资方面发展迅速,已经进入世界领先行列。丰富的数据资源和领先的大数据技术是信息化新阶段推进数字经济发展的必要前提。我国通过前期的科研投入,在大数据相关技术领域已具备加快技术创新的良好基础。“十三五”期间,国家重点科技研发计划实施了“云计算和大数据”重点专项,部分领域已取得较大进展。大数据也已列入“科技创新2030—重大项目”,从大数据生命周期和信息技术体系两个维度全面规划、全链条推进大数据技术体系建设。国家发改委组织建设国家级大数据工程实验室,加强大数据领域相关技术创新基地建设。各地也陆续推出一批与大数据相关的政策措施。贵州、上海、京津冀、珠三角等8个综合试验区正在开展大数据产业发展试点。但也应看到,较之国际先进水平,我国大数据发展仍存在较大差距。具体表现在三个方面:一是基础理论与核心技术落后。这是导致我国信息技术发展长期处于“空心化”和“低端化”的根本原因,大数据时代如何避免这一问题在新一轮发展中再次出现是一个重大挑战。二是数据治理体系尚未形成。原始数据资源虽然丰富,但数据壁垒广泛存在,相关法律法规也比较滞后,这些都制约了数据资源蕴含的价值的挖掘与转化。三是应用发展不均衡。互联网应用市场化程度高、发展较好,但行业应用广度和深度明显不足,特别是和实体经济融合不够。当前,实施国家大数据战略为我国建设自主可控的大数据技术体系和产业生态、构建完整的数据治理体系以及全面推进大数据应用注入了强大动力。随着国家大数据战略的实施和发展数字经济进程的稳步推进,我国在信息化新阶段将会不断强化已有基础,弥补尚存不足,逐步走向引领,促进我国数字经济腾飞。在大力发展数字经济的基础上,数字中国建设必将不断迈上新台阶,有力推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进程。
2018年06月19日
导读:广义人工智能指通过计算机实现人的头脑思维所产生的效果,是对能够从环境中获取感知并执行行动的智能体的描述和构建;相对狭义的人工智能包括人工智能产业(包含技术、算法、应用等多方面的价值体系)、人工智能技术(包括凡是使用机器帮助、代替甚至部分超越人类实现认知、识别、分析、决策等功能)。艾瑞研究院发布的《2018年中国人工智能行业研究报告》将从人工智能技术、应用、产业等维度对该行业进行探讨,其中,人工智能技术包括凡是使用机器帮助、代替甚至部分超越人类实现认知、识别、分析、决策等功能,而产业则指包含技术、算法、应用等多方面的价值体系。
2018年06月11日
芮明杰丨复旦大学特聘教授、复旦大学管理学院产业经济学系主任,“三思派”特约专家。提要:全球经济变革、新一轮技术革命等已经导致制造业发生重大变化,经济发展的不均衡,导致各国比较优势发生变化,这就推动全球产业正在面临新的分工调整,其中全球产业价值链也开始重组。在这一背景下,我国制造的再辉煌应该是抓住这一历史机遇,从制造业大国到制造业强国的先行者,率先成为全球产业价值链的领军者。为此需要开展深入的科技创新与产业创新,需要与各国、全国尤其是长江经济带区域进行开放性合作,在若干重大先进制造业、重大核心技术方面取得重大突破,成就名副其实的“先进制造”。正文:先进制造业应该是我国制造业优秀声誉的综合,是我国制造业整体水平的一个标志、一个响当当的品牌。作为一个标志,“先进制造”其实是我国制造业整体实力的反映,体现了当时我国制造业、尤其是工业生产技术与工艺水平的全国领先,以及在工业设计的领先、产品质量的领先。因此提升“先进制造”的全球影响力,关键是重塑我国制造业的辉煌,推动我国先进制造业成为全球价值链上的领军者。全球价值链正在面临调整与重组本世纪的最初十年,全球制造业价值链已经形成了某种基本的均衡性。谁占据高端、谁处在低端,各国大都找到了自己的位置。以制造业为例,德国、美国、日本是高端,主要是研发与分销,包括制造业中的核心技术与关键设备零部件,附加值高收益大;中国是中低端,主要从事中低端制造加工,附加值低收益也低,所以彼此分工合作,基本上相安无事(见图1)。但近年来,我国的制造业在完成了一定程度的积累之后,加大了科技与研发投入,技术在不断进步,制造业慢慢向价值链的高端那头发展,这对原有的全球制造业价值链均衡是一个冲击。在发达国家眼中,就是威胁、就是侵犯。图1:价值链分工的微笑曲线所以目前中美贸易摩擦,表面上看是两国贸易不平衡的问题,但本质上是两国在新兴产业、先进制造业未来发展与竞争上的“角力”。这也是我一直强调的:全球的竞争的背后,实际上就是核心技术的竞争、产业的竞争、也是创新的竞争。我国近年来在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指引下,先进制造业和新兴产业发展速度很快,成效显著。但与此同时,先进制造业和新兴产业目前在国民经济中的比重还比较小,而且有些产业核心技术与发达国家有相当大的差距,部分高端产品价值链核心环节都掌握在发达国家企业手中。因此,要解决我国先进制造业与新兴产业健康快速发展,改变我国在全球价值链上目前尚处低端的位置,“制造业2025”是一个重要的战略,这个战略的出台是基于以下两个重要的判断:1我国正处在一个消费者追求美好生活、即消费需求与消费习惯已经或正在发生巨大的变化。与此同时,以智能化、大数据、互联网为代表的新技术革命爆发的新时代,新技术革命与消费变化将促进形成新型经济体系,即基于新一代互联网的智能生产服务体系,这一体系的核心,是为了实现智能化、大规模个性化定制生产与服务这一目标,从而满足消费者全新的个性化需求。这一体系的核心,正是新一代先进制造业。2目前美国、德国等制造业传统强国,已经从自身的优势领域中切入到新一轮的工业革命中,在工业“4.0”、智能制造、大数据、人工智能、新一代互联网信息技术等方面大力投入迅速发展,积极引导智能技术、智能制造、工业互联网、人工智能等方面的进步,引导生产方法与模式的创新,进而谋求在未来全球产业体系与全球价值链分工体系中继续成为有竞争力的领导者。先进制造应该成为全球价值链的领军者在这样的全球经济与产业发展的背景下,先进制造业发展应该承担起在本轮我国从制造业大国到制造业强国华丽转身中的历史责任。从这一时代大背景来看,重提“先进制造”,就显得高屋建瓴、十分重要。面对全球制造业发展的新变化,面对新一轮技术革命,我国制造业要有跨越与赶超的勇气与动力,以先进制造业集群发展为载体,也就是通过自主创新,直接把握世界先进制造业的价值链高端,发展附加价值高收益大的环节,形成自己的核心竞争力,从而成为该产业价值链的控制者,形成能够引领其他相关产业转型升级的创新模式,这个我认为是最重要、也是最具有难度的突破。因为目前价值链的控制者是发达国家,我们要走向高端,等于是取代了他们的位置,危及了他们的利益。先进制造业要成为制造业全球价值链中的领军者,需要有:1高战略引领性,意味着具有产业发展的前瞻性,能够带动产业与价值链的升级和转型;具有较高的价值链控制力,具有一定的价值链治理权;能够发挥知识溢出效果、产业关联带动作用,以及有助于形成低碳、循环经济、环境友好的产业生态系统。2高价值链控制力是产业高端即全球价值链领军者的表现特征。高价值链控制力带来的高战略引领性意味着具有产业发展的前瞻性,能够带动产业集聚发展和产业的升级,对价值链的控制意味着对产业的关联带动作用,以及形成和谐的产业生态系统和产业发展环境,也就是产业发展的正向外部性影响,这些也是产业高效的内在要求。3高国际竞争力,关键是不断进行技术创新与产业创新。其中产业创新特别重要,是实现产业领先的根本途径,而企业则是产业创新的主体,只有通过产业创新,才能摆脱产业与企业发展的停滞和危机,才能打破僵局和困境,变被动为主动,化压力为动力,重建竞争优势。4价值链治理能力。产品、新工艺的创新成功,并不能够保证新产品能够呈现在消费者面前,因为在社会分工的条件下,新产品的制造成功还有赖于其他合作产业、合作企业,这样的合作总是基于现有产业链、价值链,并在其基础上进行改进创新。这就是需要有产业链、价值链更新和价值链组织治理的能力。因为:1)新产品、新工艺、新技术的实施对原有各产业链、价值链环节厂商提出了新要求,如果现有厂商创新能力能够胜任新产品新分工要求,则可能在新产品成功中获取更多价值,如果原厂商创新能力不能胜任新要求,则可能面临技术改进要求及价值链进入壁垒,降低获得的价值甚至被淘汰。2)新产品、新工艺、新技术诞生可能促使新厂商进入价值链,以及现有厂商向相关价值链延伸和转移。3)新产品需求的新价值链形成还面临对原来价值链、合作网络调整、压缩、分拆、增加等环节。最后形成的新产业技术标准将对现行产业价值分配带来不同影响。这就需要对全球价值链的治理能力。先进制造业发展需要深入开展价值链合作今天我们谈“先进制造业发展”这个话题,已经不是过去意义上的完全由“中国企业生产制造”的含义,而是在全球、全国制造业价值链新型分工的基础上通力合作生产的结果。先进制造业发展过程中的产品与服务生产与提供应该、而且已经是“你中有我,我中有你”。因为今天各国产业与企业的竞争实际上是产业链、价值链的竞争,作为一个制造业价值链的领军者固然十分重要,但如果没有价值链上高质量有能力的合作者,价值链整体的竞争力就要弱化。1从宏观上看,我国先进制造业发展的重要策略之一是重塑制造业价值链,凝聚全球、全国高端人才、技术力量,构建新型产业体系,调整供给侧结构,为全国乃至全球消费者提供精品生产与消费,引导美好生活需求。因此如何进一步开放市场、如何进一步与全球、全国、长江经济带地区的制造业实现价值链新分工合作,是我国先进制造业发展、重建制造业竞争力的重要前提之一。2长江经济带地区经济发达,制造业体系相对完整、整体实力较强。长江经济带地区应该在我国制造业转型成为制造业强国的历史过程中,担当重要的历史责任,更何况今天的先进制造业发展对空间载体、产业关联、价值链协同配套、共同创新有着更大的关联度和更高的要求。因此先进制造业的高质量发展与发达国家、与全国、长江经济带地区制造业联动、协同发展,最终形成一个个先进制造业集群,密切相关。3需要指出的是,价值链合作在空间上的一种状况就是产业集群。先进制造业集群就是一个空间的概念,它虽然可以在中国,但又是全球、全国乃至长江经济带先进制造业合作的载体。需要考虑先进制造业空间治理的政策与制度建设,提高单位空间创造的制造业附加价值、也就是提高空间的经济使用效率。需要提醒的是,在此过程中,务必要清醒认识到,空间聚集的先进制造业是有自己生命周期的,因为所谓“先进”本身就带有时间特性,今天的先进制造业、明天就可能是落后产能,所以,在规划先进制造业产业集群时,需要为今后的技术创新迭代留足空白。4可以肯定的说,政府的政策或制度会影响企业的战略决策和经营行为。国家应该在先进制造业中有计划、有步骤的从政策上引导和培育优势企业尤其世界级的价值链领军者,成为我国制造业的中坚力量。特别在创新与研发的支持、人才的引进与使用,企业家的激励、企业新品开放、品牌建设等方面给与重点支持。推动企业成为所在制造业产业链与价值链上的领导者,开展精品战略,提高附加价值创造。
2018年06月04日
这个时代的产业来说,精准而足量的数据,才是企业营运的核心竞争力,因为透过这些数据的分析,企业未来的营销、研发、产品甚至是财务等营运策略会准确,不过有趣的是,企业要到达这个阶段,还是必须倚靠硬件架构的到位,而这个硬件架构也就是物联网。80年代的PC为计算机化时代拉开序幕、90年代的互联网链接了全球所有的计算机与后来的移动装置,IT产业近30年来,几乎每10年就会有一次模式转移,每一次的转移都对产业带来巨大改变,PC改变了企业的运作型态,互联网的讯息快速流动特色带来了信息爆炸年代,被视为第三次模式的物联网,将会对全球产业带来哪些冲击?NEST与爱尔兰电力合作,让硬件产品的价值转由数据端产生。9to5googleHousing透过算法将数据进一步分析,进而产生更多价值。与过去两次变革不同,这次物联网的涵盖范围已不仅止于IT产业,不夸张地说,物联网几乎将所有人类的经济活动都包含进去,比如城市建设、制造、医疗、交通、零售...等,都可透过其系统的建置,改善企业营运效能,甚至进一步翻转商业模式。从2014年Google收购的NEST温控器商业模式,就可以看到物联网带来的全新改变。过去市场这类型温控器不外乎是由电器行销售,厂商赚取硬件产品的价差,NEST则是与爱尔兰最大电力公司ElectricIreland合作,消费者只要和电力公司签订合约,电力公司就会到府免费安装,在这其中电力公司赚什么?他可以免费得到NEST用户的用电数据,也就是说NEST温控器的价值不是由硬件产品产生,而是由数据端取得。NEST的案例就是过去几年市场相当红的崭新商业模式——“羊毛出在狗身上,猪来买单。”这种模式翻转了传统的产销模式,对厂商来说,硬件产品的作用是撷取用户数据,而对这个时代的产业来说,精准而足量的数据,才是企业营运的核心竞争力,因为透过这些数据的分析,企业未来的营销、研发、产品甚至是财务等营运策略会准确,不过有趣的是,企业要到达这个阶段,还是必须倚靠硬件架构的到位,而这个硬件架构也就是物联网。对IT产业来说,物联网所使用的技术并非最新,包括第一层的传感器、传输层的通讯标准、管理层的云端运算等,这几年虽然都有针对不同型态的物联网架构推出新产品与新标准,如更小巧省电的传感器、更低功耗的通讯标准、更高运算能力的处理器,不过整体来说,若使用旧有技术也可建构起足堪使用且效能不错的系统。既非是全新的硬件技术,那对企业来说,为何物联网会带来如此巨大的冲击,甚至进一步推动全球企业展开数字转型?原因就在前面提到的“数据力”。在物联网的整体运作方式,是由底层的感测网络撷取设备或环境数据,再透过适当的通讯技术将之传送到上层,进行储存、运算、分析等工作,底层的数据越正确越庞大,后端的运算也就越精准,因此第一线的数据取得也就成为物联网建置的成败关键。物联网的感测数据建立和运算分析,让企业重新发现数据的重要性,因此前几年全球大数据(BigData)议题开始发烧,大数据除了让企业的策略制定更精准外,也延伸出其他价值。事实上企业对数向来重视,不过在物联网与数字时代,企业必须颠覆对数据的传统认知。过去数据在企业营运的功能,主要是度量与管理企业的营运过程,顶多作为发展预测和辅助制定相关计划之用,数据的产生来源则包括相关单位的研究与调查,这种取得方式和储存成本都高,而且只能做为企业营运优化。但在物联网架构中,数据的取得已非难事,如何利用数据并延伸出更多价值,才是数字化时代的企业挑战,而要面对此一挑战,前提是企业主事者必须改变对数据的传统认知,将之视为关键战略资产。改变过去的做法,将企业的获利由过去产品销售模式,转变为透过数据产生全新的商业模式,进而完成企业的数字转型,这就是物联网与过去IT产业两次模式转移最大的不同,透过物联网前端感测网络所累积的数据,与后端分析数据后的信息,都是管理者重新定位企业与调整产品的最佳素材。例如印度新创公司Housing就是透过大数据的汇整分析,提供了“城市居民迁徙流量图”、“房价与儿童生长环境友善程度热点图”、“对象供需数统计图”等图表数据,这些图表数据同时提供给找房族、房地产持有者与中介商,另外也与20家银行合作,提供在线房贷申请,Housing的成功关键,是改变旧有的购/租屋网站的对象排列搜寻方式,而以算法分析市面上的房屋信息,当数据有了进一步的处理汇整后,其价值就会往上翻扬,现在Housing的员工数已超过2,000人(技术团队500人),且募资总额超过1亿5千万美元。另一个案例则是台湾地区的鞋业零售业者,这家鞋类销售业者则是完全应用物联网的特色,其作法有二:首先是透过店内摄影的影像数据,分析来店消费者的选购行为,进而找出优化的动线,例如男性上二楼店面挑选球鞋的意愿较低,女性则较高,因此该店就将男鞋设置在一楼,女鞋则是在二楼,另外透过影像也找出消费者最常驻足观看的热点柜位,并在热点摆设利润最佳或最热销的产品,让店内坪效最大化;而另一个做法则是留下来店消费者脚型的数字档案,之后消费者就可上该店铺网站,以自己的尺寸在在线选购球鞋,落实O2O商业模式。上述的两个案例都是透过数据的再处理提升价值,进而发展出更多元的商业模式,对企业来说,物联网最大的价值就是将企业内部设备、环境、人员行为等数据数字化,而数字化数据,是企业优化原有作业流程、定义全新商业模式、推动数字转型的根本,这也是这波物联网趋势为各界所重视,并相继投入巨大资源的原因。就整体发展态势来看,物联网已从初期的市场倡导期走向实质建置期,导入案例将会逐渐增加,而企业的数字转型也会由此开始加速。
2018年06月04日
最近偶然跟朋友聊天,知道她刚刚升职,我问她公司那么多人,为什么她能脱颖而出,她回答了一句话:你见过凌晨三点的北京吗?天天加班到深夜,凌晨还在忙工作,在这个社会,努力生活的人,谁不是在拼命。你是不是也见过凌晨的城市?00:38分的北京00:38分的上海00:38分的广州00:38分的深圳每晚华灯初上,城市灯火辉煌,你可知这璀璨夜景背后,藏着多少为生活拼尽全力的加班族。其实,这个社会对年轻人挺苛刻的,他们承受着太多的压力:上有老人,下有小孩,中间有房贷车贷,生活重担如山倒,沉重得让你无法早睡。那些加班到深夜的日子,总是与脆弱不期而遇。她是初入职场的实习生,深夜赶稿80页PPT,电脑却突然蓝屏,一切都要从头来过。▽她是医院急诊科护士长,家里3岁的孩子发高烧,她却要时刻守在岗位待命。▽她是某广告公司客户经理,为了做好工作,让客户满意,无暇顾及远道而来的男朋友。▽在短片里,你是否也看到了自己的影子。为工作拼尽全力的你,一定很累吧。职场血雨腥风,几乎每个人都失望过,崩溃过,甚至无数次想过辞职……可放弃的理由千万种,总有一个理由让你坚持下去。为了梦想,为了家人,抑或是为了成为更好的自己,职场不相信眼泪,于是你擦干眼泪,马不停蹄地向前奔跑。好在,命运从未抛弃每一个努力向上的灵魂,坚持过,努力过,你终于等来好消息。当她含泪写下辞职信时,老板发来一条暖心消息:“会议延迟,你可以转正了。”当她终于忙完一台手术,老公发来信息:“你安心工作,女儿的高烧退下去了。”当她终于忙完手头的工作,男朋友赶来接她,并向她求婚:“你是想一个人回去,还是上车跟我结婚。”你的努力最终没有白费,故事的结局那么美好而温柔。思绪万千的深夜,内心脆弱,却也坚强,哭过之后,总有一个理由让你继续坚持或重新开始,披荆斩棘,默默奋斗。23岁,在读研究生,曾跟着导师通宵做项目,自己也无数次熬夜画图、写文本,熬到头晕想吐、月经不调,可是为了把每个项目做好,为了成为更好的自己,我还在继续努力!@葱姜蒜酒醋想起我们广告公司每晚12点热闹的场景,也是一群女孩子在为自己的小小梦想努力,最难过的是有次上海大雪天,三个小时,才打到车。寒风瑟瑟里到家的那一刻真的很想哭。@PINK_PINK_PINK4ever半夜到机场接来自香港的客户,安排好客人住酒店,凌晨一点打车回住的地方;工作一天出差,半夜的电话去项目现场,虽然总是加班,但这一路上遇到的好人很多,凌晨的好心司机,异乡的好心人,很多很多……岁月虽然会在脸上留下皱纹,但心里确实满满的力量,不惧怕,阳光前行。@晓言若曦生活本就不易,每一个拼命奋斗的人都值得被肯定。赶最后一班地铁回家的姑娘,加班的时候没想过是不是女人,只想到,这是自己的责任。▽为了抢救病人,连夜做了8个小时的手术,手术成功,他却累得直接倒在地上睡着了。▽深夜结束工作的一位小哥,背影看得让人心酸。▽凌晨3点半回家,忘带钥匙,为了不吵醒睡眠一直不好的妻子,他在门口睡到天亮。▽实习期加班到深夜,不舍得打车,等最后一班公交车,等了一个小时。▽……生而为人,总是被各种压力裹挟着,拼命加班,不敢休息,手机随时待命,披星戴月地奋战。可年轻需要奋斗,加班也要适可而止,那些爱你的人,可不希望你累垮了身体。世界很残酷,你不得不逼自己变强大,但还是希望你能注意身体,照顾好自己,你的梦想,必须以健康为前提;也希望你能有个港湾可以停靠,偶尔卸下铠甲……生活不易,继续努力,在未来的路上,愿你步伐坚定且内心温柔。
2018年05月28日
社交电商始于2014年,经过4年左右的发展,突然在2018年成为风口,并以其裂变式的成长速度令人瞩目。15日,唯品会宣布积极转型社交电商。面对这个万亿市场,无论是传统电商还是新兴社交平台都欲分一杯羹,毋庸置疑社交电商已成未来趋势。 商城小程序的巨大优势: 1.使用方便:扫码即用,无需下载,无需安装,比APP简单; 2.潜在用户多:共享10亿多用户群体,无需担心APP装机成本; 3.功能齐全:小程序集成了图片、音视频、地理位置、重力感应、二维码、微信登陆、微信支付、模板消息等功能,能更好发展用户。 4.场景式的模式,更有助于消费者体验。 5.自带流量入口大:如微信入口,小程序入口,搜索入口,附近小程序人口,二维码入口等50个入口。 微信小程序的好处 小程序带来好处 1、自带推广 小程序自带的附近的小程序功能,帮助商家被五公里范围内的微信用户搜索到,解决当下商家广告无处可打的尴尬。店铺根据距离来排名,与品牌大小无关,也就是说,用户离你越近,你就排得越前。 2、触手可及,用完即走 小程序是一种无需下载安装即可使用的应用,能以最低成本触达用户。随着小程序市场的打开,在未来两年内,小程序将有望成为企业及商家的标配。 3、搜索 微信开放小程序关键字搜索,提高了企业商家的被搜索到的机会。同时微信搜索页面还有小程序的快捷入口,为常用的小程序带来更多的曝光和开启机会。 4、小程序码 再小的店也有自己的品牌,一张小程序码就可以成为消费者了解企业店铺的直接通道,对于线下实体店来说,让场景推广打开率更高。 5、成本更低 对于两类人来说,小程序可以大大降低运营成本:从开发成本到运营推广成本,小程序的花费仅为APP的十分之一,无论是对创业者还是传统商家来说都是一大优势。 6、更流畅的使用体验 小程序重在用户体验和线上线下的打通,逐渐的将微信公众号和H5的功能进行融合,进而补充其不足点,从根本上代替和秒杀。 7、更多的曝光机会 小程序自上线以来不断释放新能力,对于商家来说,这简直就是福音,他们可以通过更多的渠道来推广自己的小程序,进而实现店铺及商品的推广交易。 8、使用即是用户 用户只要使用过小程序,就会成为小程序的用户,该小程序会自动进入用户的发现栏小程序列表中,小程序实现了用最低的成本,让产品出现在用户的微信中。 9、在微信中打开率更高 同样的一个广告链接,在公众号图文中插入外链、阅读原文、文末广告和小程序广告位所获得的打开率完全不用,小程序和阅读原文的打开率差了20倍左右。 10、高效的流量召回 微信公众号和H5可以快速实现吸粉,但是一旦活动结束,引入的大量粉丝也将跟着死掉,小程序链接线上电商快速的实现了用户的变现和转换,这一点公众号和H5是做不到的。 11、公众号+小程序完美结合 朋友圈、公众号和小程序,分别对应着社交、内容和服务,这三者加起来正好是小程序目前最火爆的变现方案——社交电商。朋友圈推广、公众号引流,小程序变现,这就是公众号+小程序模式。 跟大家介绍一下:腾讯是希望微信小程序扮演一个什么样的角色?微信希望通过小程序连接线下的服务。从理论上来说,服务号就可以连接服务,之所以还要用小程序去连接,是因为服务号的整个使用流程一般要连续打开好多个页面,链条太长,无法满足线下迅速消费、用完即走的场景要求。微信支付其实就可以看成一个特别成功的小程序。 微信小程序市场情况,微信的用户基数非常庞大,而小程序又是微信团队现在力推的功能,可以说现在承载了微信连接万物的使命。所以当附近的小程序上线后,很多知道这个信息的人都纷纷查看自己附近有哪些小程序。不得不承认,微信小程序从正式上线至今,短短时间,便取得了惊人的成绩,并且的确有不少商家从中达到了相应的目的和盈利。但是我们仍旧要看到小程序仍旧存在短板,微信小程序商业之路如何去走,能否成功,还要看腾讯接下来的行动和市场的反应。